作为重庆市级示范园和优秀幼教品牌,新村幼教集团一直坚持高质量发展,
以儿童发展评估和区角课程提升为着力点,
率先在全市委托第三方质量评价机构
——重庆润萌教育研究院,实施质量评价与提升项目。
该项目包括两部分:
一是集团各分园儿童发展数据采集与分析,建立集团园儿童发展数据库,让幼儿发展“可见”;
二是培训指导教师实施儿童发展评估,在此基础上生成更多优质园本课程和教师培训课程,
指导区角课程设计及教师教学反思,
促进家园沟通。
4月9日上午,新村幼教集团质量评价与提升项目启动会隆重举行。
会上,
重庆润萌教育研究院院长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曾晓东教授首先做
《儿童发展评估的基本问题与区角教学设计》报告,
详细阐述儿童发展评估的基本问题和方法路径,
并对集团教师培训作出系统规划。
▲重庆润萌教育研究院院长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曾晓东教授作专题报告
一、为什么要做儿童发展评估?
源于从“小大人”到“发现儿童”理念转变和实践需要
曾晓东教授提出,
2000年后儿童发展评估开始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和杠杆,
去撬动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,
推动幼儿园园本教研、课程改进和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升。
从理念层面,
“儿童养育已不局限于对儿童生存的关注,更多的是对儿童空盈灵动精神世界的探索,”曾教授说。
二、评估儿童,幼儿教师如何出“考题”?
包括环境创设和教师引导两方面,教师引导比材料提供更重要
曾教授指出,与传统的纸笔测验不同,
儿童评估实施前,教师需要创设区角环境并进行活动引导,
且教师有效指导比提供大量活动材料更能促进儿童发展。
曾教授认为,
教育也应遵循循证医学“概念—技术—试验—改进”的基本逻辑,
重视从概念到实施再到总结提升的过程。
因此,接下来润萌将为集团园教师提供基于儿童发展评估的区角创设、教学组织方案,
指导教师教学反思及观察记录,
推动评估工作落地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。
三、儿童发展如何测量?
选好参照标准,运用质性+量化研究手段
曾教授以“用尺子比画长度“打比方,
指出儿童思维、情感等测量需要另一把“尺”,这把“尺”以布鲁姆认知理论为基础设计。
而儿童发展评估体系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参考标准,
它参照高宽课程“儿童发展观察“,
且对标教育部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目标要求,
能为观察、评估和记录幼儿各项核心能力提供指南和支架。
“标准制定不是为了贴标签,而是帮助教师摆脱经验局限,
为教师创设环境、引导幼儿向高阶思维发展提供支架”。
▲润萌教育研究院研究员、北京师范大学李蕾芳老师解读评估量表
现场掌声阵阵,氛围热烈。
随后,
润萌教育研究院研究员、北京师范大学李蕾芳老师对儿童发展评估量表的结构、
测评及记录方式等进行说明,
并结合案例详细解读“运动与健康”各项指标及分析结果。
她强调,教师要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,
在自然的、真实的环境中观察记录幼儿自发的、稳定的行为,
同时做好幼儿活动的引领者和指导者。
▲新村幼教集团刘静园长总结讲话
▲曾教授为老师们答疑解惑
本次会议标志着新村幼教集团发展优质教育的新跨步。
会上,新村幼教集团总园长刘静对本次合作表达了充分信心,
希望以此为契机带动集团园教研培训及教师教学水平上新台阶,
保障公平又有质量的教育。
▲合影留念
出席会议的还有:
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专委会秘书长谭艳,
新村幼儿集团党支部书记刘健平及各分园园长和教师代表等。